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5:36:53   浏览:834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84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经2001年8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刘 淇
二〇〇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以及装饰、装修和房屋修缮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以下简称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三条 本市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负责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建设、市政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
建设工程施工实行总承包和分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实行统一管理,分包单位负责分包范围内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并接受总承包单位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一名施工现场负责人,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工作,配备或者指定防火工作人员,负责日常防火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 除铁路铺轨、桥涵施工、输电线路架设、地下管线铺设、较小规模的房屋修缮工程和乡村建设工程外,施工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和保卫方案(以下简称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第七条 下列建设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由施工单位报送市级公安消防机构:
(一)国家重点工程;
(二)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工程;
(三)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住宅工程;
(四)基建投资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工业建设项目。
上述范围以外和市级公安消防机构指定监督管理的建设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由施工单位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区、县级公安消防机构。
第八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及时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审查,并在收到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发现存在问题的,应当明确告知,并提出整改要求。
第九条 施工暂设和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网、围网和保温材料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规范,不得使用易燃或者可燃材料。
第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存放、保管施工材料。
第十一条 建设工程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易燃可燃材料。对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压缩可燃气体容器等,应当按其性质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存放。
施工中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时,应当制订防火安全措施;不得在作业场所分装、调料;不得在建设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使用后的废弃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料应当及时清除。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用火管理制度。施工作业用火时,应当经施工现场防火负责人审查批准,领取用火证后,方可在指定的地点、时间内作业。施工现场内禁止吸烟。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并采取防火措施。安装电气设备和进行电焊、气焊作业等,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不得在建设工程内设置宿舍。
在建设工程外设置宿舍的,禁止使用可燃材料做分隔和使用电热器具。设置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当符合有关消防安全的要求。
第十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道,并保证临时消防车道的畅通。禁止在临时消防车道上堆物、堆料或者挤占临时消防车道。
第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配置消防器材,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对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建设工程,应当安装临时消防竖管,在正式消防给水系统投入使用前,不得拆除或者停用临时消防竖管。
第十七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单位改正。
第十八条 施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消防机构对施工单位处警告或者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可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期限向公安消防机构报送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
(二)施工暂设和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网、围网和保温材料不符合消防安全规范,或者使用易燃、可燃材料的;
(三)违反本规定存放、保管施工材料的;
(四)设置宿舍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
(五)未设置临时消防车道,或者影响临时消防车道畅通的;
(六)未按本规定配置消防器材或者设置、使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
第十九条 施工单位违反本规定,属违反国家和本市有关施工现场管理的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不予答复或者故意拖延的;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及时指出并督促有关单位改正的;
(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1989年7月18日市人民政府第20号令发布的《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关于发布《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管理办法》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发布《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0年4月18日,交通部

现行的《水运、工程船舶机械设备损坏事故处理办法》和《沿海港口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处理办法》是分别于一九八0年和一九八二年公布的。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输能力有了很大增长,船舶也逐渐趋向大型化,原材料和船舶修理费大幅度上涨,上述两个办法中对机损事故等级的划分和损失金额的计算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因此,经广泛征求航运单位和部分省市交通厅(局、委、办)、港务局意见后,制定了《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管理办法》,现予发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运输、港口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运输船舶和港口工作船舶(以下简称船舶)机电设备的管理,确保船舶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预防和减少事故,避免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交通系统运输船舶和港口工作船舶。
第三条 交通部运输管理司负责部属及双重领导港航单位运输、港口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办)负责地方港航单位运输、港口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管理工作。

第二章 机损事故的分类及等级
第四条 船舶机电设备(除通信导航设备外)发生损坏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为机损事故。
第五条 机损事故分为船员责任事故和非船员责任事故。
船员责任事故是指由于船员违反劳动纪律或违反操作规程、对机电设备管理使用不当、不按预防检修要求进行检修、疏于保养、自修质量不良、使用燃油润滑油(脂)规格品种不符合规定等造成的机损事故。
非船员责任事故是指由于厂(站)违反工艺操作规程、施工修理和装配不当、新造或新换的机件或设备的材料和成份不合要求、设计上存在错误、自然磨损腐蚀、已经发现但事先无条件修换等原因造成的机损事故,以及港口工人违章操作及不可抗拒等原因造成的机损事故。
第六条 船舶机损事故按其直接经济损失及人身伤亡情况,分为一般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小于一般事故的为轻微事故。
机损事故的等级按《运输、港口船舶机损事故等级标准(一)》(附表一)确定。机损事故造成一至二人死亡的属大事故,造成三人以上死亡的属重大事故。

第三章 机损事故损失计算
第七条 机损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一、修复被损坏的机电设备所需修理费、备件费等。
二、因机损事故而导致的船舶检验费、潜水检查费、打捞费、拖带费(施救费)、清舱除气费、洗炉费、事故处理费等。
三、因机损导致海损引起的一切费用。
第八条 机损事故分档按主机的出厂铭牌或说明书标定的功率即千瓦(马力)计算,不论单主机或主机船舶,均按船舶主推进装置的总功率即千瓦(马力)计算。

第四章 机损事故报告统计
第九条 船舶发生机损事故,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及轮机长(大副),并转报船长。
第十条 船舶发生大事故、重大事故,船长应尽快将情况报告船舶所属单位的机务与调度部门。船舶所属单位应在接到报告后二十四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转报交通部。
第十一条 船舶机损事故发生后,不论其性质属于船员责任事故或非船员责任事故,国际航行船舶应在事故发生后四十五天之内,国内航行船舶应在事故发生后十五天之内,向主管机务部门提交经船长签字的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报告。
第十二条 因船舶机损而造成的海损事故,或因海损而造成的机损事故,均应填写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报告,报送船舶所属企业的海(航)监主管部门及有关的港务监督部门。
因船舶机损导致的海损,作为机损事故统计,事故等级按《运输、港口船舶机损事故等级标准(二)》(附表二)确定。但若低于标准(一)的等级时,则按标准(一)确定统计上报,就高不就低。
第十三条 各单位应于每月度结束后十天和年度结束后二十天内将“船舶机损事故统计报表”(附表三)报送交通部运输管理司,抄送交通部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交通部体制改革司。
报送船舶机损事故统计报表时,需同时报送“机损事故情况说明”(附表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办),对于引起海损事故的船舶机损事故,应报送“机损事故情况说明”。
第十四条 发生机损事故,船舶应记入轮机日志和航海(行)日志。同时应填写“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报告”(附表五)。
虽未构成机电设备损坏,但可能酿成机损事故的情况,也应记入轮机日志和航海(行)日志。
第十五条 船舶和港航单位主管部门对机损事故不得谎报和隐瞒。

第五章 机损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十六条 港航单位的机务部门在接到船舶机电设备损坏报告后,应根据事故的大小派人上船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机务部门可视情况邀请有关部门参加。
第十七条 机务部门对机损事故造成损坏的机电设备确认有修复可能和修理价值的,应采取措施尽快修复。
第十八条 港航单位对机损事故,应按照“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认真严肃处理。根据事故情节轻重,及时对船员责任事故的当事人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九条 重大事故和大事故处理结案后,应专题报告交通部。
第二十条 交通部认为必要时可组织专门小组对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也可授权下属单位组织调查处理。

第六章 事故的预防
第二十一条 港航单位必须加强船舶设备和安全工作的管理,深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和贯彻有关船舶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提高船员和船舶机务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落实预防事故的各项措施。
第二十二条 船舶应建立安全活动日制度,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活动以预防事故为中心内容,传达事故通报,学习讨论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和规章制度,检查分析本船发生的各种事故和不安全因素,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机电设备技术状况,制定预防事故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 港航单位的机务部门应定期总结机损事故的典型材料,通报所属船舶,对性质严重、损失重大的机损事故,必要时可组织现场会议,扩大教育面,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交通部备案。
第二十五条 特别重大的机损事故,按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交通部在此以前颁发的有关运输、港口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处理的规定同时废止。
附表一
运输、港口船舶机
----------------------------------------------------------------------------------------------------------
| 功 |14.7千瓦 |14.7千瓦 |147千瓦 |221千瓦 |368千瓦 |735千瓦 |
|损 率|以下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
| 失 |(20马力 |147千瓦 |221千瓦 |368千瓦 |735千瓦 |1103千 |
| 金 |以下) |(20马力 |(200马力|(300马力|(500马力|瓦(1000|
| 额|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马力以上 |
|等 级 分 类| |200马力) |300马力)|500马力)|1000马 | ̄1500 |
| | | | | |力) |马力) |
|--------------|--------------|--------------|------------|------------|------------|------------|
| |1万元 |1.5万 |2万元 |8万元 |12万元 |15万元 |
|重大事故 | | | | | | |
| |以上 |元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
|--------------|--------------|--------------|------------|------------|------------|------------|
| |3000元 |3700元 |0.5万 |3万元 |4万元 |5万元 |
|大事故 |以上 ̄ |以上 ̄ |元以上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
| |1万元 |1.5万 | ̄2万 |8万元 |12万元 |15万元 |
| | |元 |元 | | | |
|--------------|--------------|--------------|------------|------------|------------|------------|
| |220元 |370元 |3000 |7000元 |1.5万元 |2万元 |
|一般事故 |以上 ̄ |以上 ̄ |元以上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
| |3000元 |3700元 | ̄5000 |3万元 |4万元 |5万元 |
| | | |元 | | | |
----------------------------------------------------------------------------------------------------------
损事故等级标准(一)
------------------------------------------------------------------------------------------------------
1103千瓦以 |2206千瓦以 |3676千瓦以 |7352千瓦以 |14704千瓦 | |
上 ̄2206千 |上 ̄3676千 |上 ̄7352千 |上 ̄14704 |以上(20000| |
瓦(1500马 |瓦(3000马 |瓦(5000马 |千瓦(10000|马力以上) | 备 注 |
力以上 ̄ |力以上 ̄ |力以上 ̄ |马力以上 ̄ | | |
3000马力) |5000马力) |10000马力)| ̄20000马 | | |
| | |力) | | |
----------------|----------------|----------------|----------------|----------------|----------|
20万元以上 |35万元以上 |50万元以上 |70万元以上 |95万元以上 | |
----------------|----------------|----------------|----------------|----------------|----------|
8万元以上 |10万元以上 |15万元以上 |25万元以上 |35万元以上 | |
 ̄20万元 | ̄35万元 | ̄50万元 | ̄70万元 | ̄95万元 | |
----------------|----------------|----------------|----------------|----------------|----------|
3万元以上 |4万元以上 |5万元以上 |6万元以上 |10万元以上 | |
 ̄8万元 | ̄10万元 | ̄10万元 | ̄25万元 | ̄35万元 | |
------------------------------------------------------------------------------------------------------
附表二
运输、港口船舶机损
----------------------------------------------------------------------------------------------------------
| 功 |14.7千 |14.7千瓦 |147千瓦 |221千瓦 |368千瓦 |735千瓦 |
|损 率|瓦以下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
| 失 |(20马 |147千瓦 |221千瓦 |368千瓦 |735千瓦 |1103千 |
| 金 |力以 |(20马力 |(200马力|(300马力|(500马力|瓦(1000|
| 额|下)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马力以上 |
|等 级 分 类| |200马力) |300马力)|500马力)|1000马 | ̄1500 |
| | | | | |力) |马力) |
|--------------|--------------|--------------|------------|------------|------------|------------|
| |2万元 |3万元 |10万元 |25万元 |35万元 |50万元 |
|重大事故 | | | | | | |
|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
|--------------|--------------|--------------|------------|------------|------------|------------|
| |6000元 |7500元 |1万元 |6万元 |8万元 |10万元 |
|大事故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
| |2万元 |3万元 |10万元 |25万元 |35万元 |50万元 |
|--------------|--------------|--------------|------------|------------|------------|------------|
| |450元 |750元 |6000元 |1.5万 |3万元 |4万元 |
|一般事故 |以上 ̄ |以上 ̄ |以上 ̄ |元以上 |以上 ̄ |以上 ̄ |
| |6000元 |7500元 |1万元 | ̄6万元 |8万元 |10万元 |
----------------------------------------------------------------------------------------------------------
事故等级标准(二)
------------------------------------------------------------------------------------------------------
1103千瓦 |2206千瓦以 |3676千瓦 |7352千瓦以 | | |
以上 ̄2206 |上 ̄3676千 |以上 ̄7352 |上 ̄14704 |14704千瓦 | |
千瓦(1500 |瓦(3000马 |千瓦(5000 |千瓦(10000|以上(20000| 备 注 |
马力以上 ̄ |力以上 ̄ |马力以上 ̄ |马力以上 ̄ |马力以上) | |
3000马力) |5000马力) |10000马力)|20000马力)| | |
----------------|----------------|----------------|----------------|----------------|----------|
| |100万元 |130万元 |150万元 | |
60万元以上 |75万元以上 | | | | |
| |以上 |以上 |以上 | |
----------------|----------------|----------------|----------------|----------------|----------|
15万元以上 |20万元以上 |30万元以上 |50万元以上 |70万元以上 | |
 ̄60万元 | ̄75万元 | ̄100万元 | ̄130万元 | ̄150万元 | |
----------------|----------------|----------------|----------------|----------------|----------|
6万元以上 |8万元以上 |10万元以上 |15万元以上 |20万元以上 | |
 ̄15万元 | ̄20万元 | ̄30万元 | ̄50万元 | ̄70万元 | |
------------------------------------------------------------------------------------------------------
附表三 交业 57表
(90)交运字217号
船舶机损事故统计报表 年报:一月二十日
填报单位: 一九 年 月 月报:月后10日
--------------------------------------------------------------------------------------------------------------------
| 事 故 件 数 |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伤亡人数 |
项 |--------------------------------------|--------------------------------------|----------|
目|合 | 其中 |去年同|与去年同期比|合 | 其中 |去年同|与去年同期比|死 |受 |备注
船 | |----------| | | |----------| | | | |
种 |计 |重大|大 |期 数|增减 % |计 |重大|大 |期 数|增减 % |亡 |伤 |
------------|----|----|----|------|------------|----|----|----|------|------------|----|----|----------
甲 |1 |2 |3 | 4 | 5 |6 |7 |8 | 9 | 10 |11|12|13
------------|----|----|----|------|------------|----|----|----|------|------------|----|----|----------
合 计 | | | | | | | | | | | | |
------------|----|----|----|------|------------|----|----|----|------|------------|----|----|----------
客货船 | | | | | | | | | | | | |
------------|----|----|----|------|------------|----|----|----|------|------------|----|----|----------
货|散 货 | | | | | | | | | | | | |
|--------|----|----|----|------|------------|----|----|----|------|------------|----|----|----------
船|杂 货 | | | | | | | | | | | | |
------------|----|----|----|------|------------|----|----|----|------|------------|----|----|----------
油 船 | | | | | | | | | | | | |
------------|----|----|----|------|------------|----|----|----|------|------------|----|----|----------
拖 船 | | | | | | | | | | | | |
------------|----|----|----|------|------------|----|----|----|------|------------|----|----|----------
集装箱船 | | | | | | | | | | | | |
------------|----|----|----|------|------------|----|----|----|------|------------|----|----|----------
月至 月| | | | | | | | | | | | |
累 计 数| | | | | | | | | | | | |
------------|------------------------------------------------------------------------------------------------------
|1.本月:引起海损的机损事故 件,其中重大事故 件,大事故 件。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其中:重大事故损失
说 明 | 万元,大事故损失 万元,死 亡 人。
|2.本年累计:引起海损的机损事故 件,其中重大事故 件,大事故 件。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其中:重大事故
| 损失 万元,大事故损失 万元,死 亡 人。
--------------------------------------------------------------------------------------------------------------------
单位负责人--------统计人--------填报日期
附表四
机损事故情况说明 交业57表附表
填报单位: (90)交运字217号
--------------------------------------------------------------------------
| 船 名 | | | |
|----------------|----------------|----------------|----------------|
| 日 期 | | | |
|----------------|----------------|----------------|----------------|
|船舶吨位和马力 | | | |
|----------------|----------------|----------------|----------------|
| 事故性质 | | | |
|----------------|----------------|----------------|----------------|
| 事故分类 | | | |
|----------------|----------------|----------------|----------------|
|人 员 伤 亡 | | | |
|船舶沉没或全损 | | | |
|----------------|----------------|----------------|----------------|
|损失金额(元) | | | |
|----------------|----------------|----------------|----------------|
|责任者姓名、职称| | | |
|----------------|----------------|----------------|----------------|
| 事故摘要 | | | |
--------------------------------------------------------------------------
附表五
船舶机电设备损坏事故报告
船 名
船 长
轮机长
单位名称: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填 写 须 知
一、本报告由大管轮或轮机长填写,应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不得隐瞒。
二、如因机损引起海损事故时,还应将海损事故报告附后。
三、各级主管部门意见栏内,应提出对事故性质的分析及对当事人的处理意见。
四、本报告内还应附有事故当事人的书面报告,一并报上级机务部门。
船舶机损事故报告
------------------------------------------------------------------------------
|船名 | |原 名 | |
|------|--------------------------|----------|--------------------------|
|船种 | |建造年月 | |
|------|--------------------------| | |
|船舶 |总长/柱间长| | | | |
| |------------|----|船 舶| | |
|主尺 | | | |载 重 吨|--------------------------|
| | 型 宽 | |吨 位| | |
| 度 |------------|----|(吨)|----------|--------------------------|
|(米)| 型 深 | | |空船排水吨| |
|--------------------------------------------------------------------------|
| 船 舶 主 机 |
|--------------------------------------------------------------------------|
| | 型式 |功率(千瓦)|转速(转/分)|生产厂、地|出厂年月 |
|------|------------|------------|--------------|----------|----------|
| 左 | | | | | |
|------|------------|------------|--------------|----------|----------|
| 右 | | | | | |
|----------------------------------|--------------|----------------------|
| | 姓 名 | 职 务 |船员适任证书号码 |
|值班轮机人员 |------------------|--------------|----------------------|
| | | | |
|--------------------------------------------------------------------------|
| 损坏部位及情况: |
| |
| |
| |
|--------------------------------------------------------------------------|
| 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 |
| |
| |
| |
------------------------------------------------------------------------------
------------------------------------------------------------------------------
| 发生事故的详细经过(包括轮机日志、航海(行)日志、车钟记录簿摘抄及有关设|
|备的原始记录、测量记录和修船总结摘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故原因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轮机长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签字 年 月 日 |
|--------------------------------------------------------------------------|
| 船长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签字 年 月 日 |
------------------------------------------------------------------------------
------------------------------------------------------------------------------
| | |
| | |
|船| |
|队| |
|⌒| |
|公| |
|司| |
|、| |
|船| |
|管| |
|处| |
|--| |
|意| |
|见| |
| | |
| | 章 |
|--|----------------------------------------------------------------------|
| | |
| | |
|单| |
|位| |
|意| |
|见| |
|及| |
|处| |
|理| |
|决| |
|定| |
| | |
| | 章 |
------------------------------------------------------------------------------


浅析宅基地使用权

王春胜


  在我国,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任何通过建造、购买等方式取得建筑物所有权的主体,不能自然取得对土地的所有权。所以,在建筑特区分所有的情况下,一般不存在着区分所有人共同享有对地的所有权的现象。由于我国现行立法中,通过土地使用权出租而形成建筑物区分所有的现角极少存在。因为根据国务院《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耶和华和转让暂行条件》第28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租是指土地使用权人作为现租人将土地使用权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上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圭地之上如无建筑物或附着物是不能出租的,如果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租。而在建筑物、其他附着物连同土地使用权一块出租的情况下,只能形成建筑的租赁权,而不能形成建筑物的区分所有。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建造者、开发商都是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或通过了让、转让、划拨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以后而建筑建筑物的,建筑物建成后,其所有人只能对土地享有使用权。那么在区分所有的情况下,各区分 所有人对地空间享有何种权利?根据土地和房屋的权利不可分离的原则,一幢建筑即使被区分为不同所有者所有之后,建筑物所有权与土地使用以仍然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意味着建筑物的区分所有人应当基于对建筑物区分氖而享有对基地的使用权。
  从法律上讲,各花盆所有者都应当对基地使用权享有权利,任何一个区分所有者通过购买等方式取得对建筑物某一部分的专有权,那么就应自然享有对基地使用权的部分权利,而区分氖者转让其专有部分,其对基地使用权的部分权利部分权利,也不得仅仅转让部分的基地使用权而保留其对该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如果整个建筑物发生毁损专有权需要重建或者被拆除,应当确认各区分所有者都对基地的使用权享有权利。这就是说,一方面,各工分所有者都对基地使用权享有菜有权,另一方面,任何所有者以外的人都不应对基地享有权利。即使对建筑物原所有者或开发商来说,其在转移建筑物所有权给各区分所有者时,可以在合同中规定保留其对室外庭院、草坪、房枯平台及建筑物基耸附发物等的权得规定建筑一旦需重建,只有他才享有对基地的权利。作出这种规定不仅违背法律的上?,而且极易造成对区分所有者的损害,所以对建筑物原所有者或开发商来说,如其已将建筑物名企部分出售给他人,而自己又非区分所有者,那么在房屋重建时,他不能对基地主张任何权利。
  我们说各区分所有者对基地使用权享有共有权,即是说应将基地使用权作为一项财产而由全体区分所有者享有共有权。因为一方面,各区分所有人所拥有的专有部分的面积是各不相同的,有人可能购买一个楼层的面积,有人则可能购买一套房间,假如在房屋拆毁后基寺需要出售给他人,而原区分所有人享有原专有面积越多,共应分享的数额越大,原区分所有人享有的专有虎少,其应分享有数额越小。


北安市人民法院 王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