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发《韶关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4:45:59   浏览:820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颁发《韶关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


颁发《韶关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韶府[2003]12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韶关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管理办法》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韶关市人民政府
二OO三年七月六日


韶关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
管 理 办 法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开发银行在我市贷款资金的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成功和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建立借、用、还良性循环的有效机制,建设我市信誉平台,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平衡全市综合财力,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决定和落实还款资金的来源,在全市范围统借、统还,市级财政部门作为人民政府的债权、债务人的代表,负责对国家开发银行的还本付息工作,市政府遵循量入为出,综合平衡原则,根据全市财务状况初步确定贷款的总额和计划,报市人大审议通过后,正式与开行确定总的贷款规模。
第三条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科学的项目决策体系及有关责任制,完善项目的推荐,选择评估、确定、实施、监督和建成后管理全过程的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达到宏观上不造成重复建设,微观上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明确企业、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有关监督机构的责任,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监管,各司其职,奖罚分明,保证资金使用的方面,质量和项目能够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尽早发挥投资效益。
二、组织领导
第四条 市政府成立与国家开发行信用建设合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市发展计划局、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公用事业局、交通局、经贸局、中国人民银行韶关市中心支行及国家开发行广东分行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e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协助与开发行贷款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项目汇总,计划编制,协调相关关系等。
第六条 利用开行贷款的各县(市)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确保上报项目的质量,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
三、项目决策
第七条 项目投向范围:根据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业务范围,贷款项目投向主要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电力、公路、铁路、石油石化及邮电通讯六大行业。
第八条 项目的审批按照《韶关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韶府[2001]135号) 执行。
第九条 其它审批程序,按现有管理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条 各县(市)政府和各行业主管部门每年将已批准可行性报告,拟利用国家开发行贷款的项目,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初步审查、筛选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以及工程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领导小组对论证结果进行审核后,报市政府审定。市政府将审定的项目征求开发银行意见,开发银行评估论证同意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韶关市利用国家开发行贷款年度项目计划,由市计划部门统一下达。
四、项目的实施与监管
第十一条 按照国家规定应当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组建项目法人,作为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经营。
第十二条 不宜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项目,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后,由市政府设立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机构作为建设单位,从事项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组织建设。
第十三条 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依法实行招投标。未经依法实行招投标的,不得批准设计或者开工。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招投标的适用范围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项目未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和项目预算审核的,不得进行工程施工招投标。施工工程结算(决算)以中标合同价作为依据。
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依法订立合同。禁止转包和违法包工程。
第十四条 开行贷款项目所需的设备和主要材料应当按照《韶关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采购。
第十五条 开行贷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设计的,应当经设计单位同意并修改后,由建设单位报原批准部门审批。
因变更设计或其他原因引起投资增加,申请调整项目总概算且需增加投资的项目,应先委托市稽察或审计部门对原批准概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稽察或审计。
第十六条 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要办理工程结算(决算)、竣工验收工作,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工程竣工结算(决算)应当报市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属委托审核的,审核费用标准参照省物价局粤价[1998]72号文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开行贷款项目必须办理产权登记。
产权登记由市财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单位应当于市财政主管部门办理完工程结算 (决算)审核后30日内办理产权登记手续。未经产权登记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
产权登记后,未设立项目法人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及时与使用单位办理资产移交手续。
第十八条 经营性项目和有条件开展资产经营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由市政府授权经营。资产经营收益的管理,依照国家和我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开行贷款项目的资产抵押、资产处置,以及非经营性资产变更为经营性资产,应当报市财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九条 项目监督管理
(一)信用建设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开行贷款项目计划的执行,并向市政府报告计划执行情况。
(二)审计机关对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结算(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对重大项目要进行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大中型项目竣工验收前,要经过竣工结算(决算)审计方可验收,对审计发现的违纪问题,要依法处理。
(三)开行贷款项目的实行稽察制度。市计划主管部门要参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我 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工作问题的批复》(粤府函[1999]19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00]16号),制定我市开行贷款项目稽察办法,上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四)市财政主管部门要按照《预算法》规定,加强对开行贷款项目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施行对重要项目派驻财务总监的制度。
五、责 任
第二十条 开行贷款项目实行法人代表终身责任追究制,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由监察局负责查处,依法追究建设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行政职务,禁止其3年内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未经批准擅自开工的;
2.未经批准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投资规模的;
3.未依法组织招标的;
4.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建设资金的;
5.未经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即交付使用的;
6.其他严重违反本办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咨询机构在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进行咨询评估时弄虚作假或者评估结论意见严重失实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禁止其3年内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的咨询评估工作;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因勘察、设计的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设计变更、预算漏项、总投资增加的,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完善勘察、设计,减免勘察、设计费,并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禁止其3年内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造成损失的要赔偿损失。
第二十三条 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纠正,由市监察局负责查处,依法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反本办法规定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文件的;
2.违反本办法规定批准开工的;
3.违反本办法规定拨付建设资金的;
4.其他严重违反本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开行贷款项目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除依法追究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外,并依法追究有关行政领导人在项目审批、执行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方面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开行贷款项目建设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贿受贿的,没收非法所得,并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负责开行贷款项目单位的主管部门如投资公司、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及韶能集团等部门负责开发银行贷款的借、用、还职责,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除不可抗力情况外,如不能按期完成贷款偿还和项目正常运转工作,依法追究责任。
六、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韶关市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和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局印发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1999〕15号),我部会同有
关部门制定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国家药品目录》),现印发各地,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制定《国家药品目录》,是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措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药品目录》,同时积
极做好本省(区、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调整和实施工作。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可参考目前执行的公费、劳保医疗用药范围以及当地疾病谱和用药习惯,对《国家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进行调整。增加和减少的乙类药品品种数之和应控制在全部乙类药品总数的15%以内。调整药品目录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专家组,充分征求财政、卫生、药品监督、中医药和价格管理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遴选办法。乙类药品调整部分应报我部审核。在调整过程中,不得以任何名目向药品生产和经销企业收取费用。严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调整的药品名称要
注明剂型,西药采用通用名,中成药采用国家药典或部颁标准规定的正式品名,不得使用或标注商品名。对《国家药品目录》中的民族药及其他符合国家药典标准或部颁标准的民族药品,可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及用药习惯,遴选纳入本地药品目录,纳入数量不受乙类药品调整比例的限制。
乙类药品的调整工作应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并报我部备案。
三、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地区要严格执行《国家药品目录》和本省(区、市)调整公布的药品目录。对本省(区、市)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应根据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和职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给付办法和标准;对国家和省(区、市)明确规定限制使用范围的药品,应
分别作出限制适应症或医疗机构、医师级别或科别的规定。对于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治疗性医院制剂,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充分征求卫生、中医药、药品监督等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制定限于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的医院制剂目录
和给付比例,并报省级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严格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保障职工的基本用药需求,合理控制药品费用支出。要做好药品使用和费用支付的日常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反映并认真解决《国家药品目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重要情况应及时报告我部。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一、西药部分
-----------------------------------------------------------
| | | 药品名称 | |限制使|
| 分类 | 编号 |-----------------------------------| 剂型 | |
| |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用范围|
|---------------------------------------------------------|
|1 抗微生物药 |
|---------------------------------------------------------|
| 1.1 抗生素类抗感染药 |
|---------------------------------------------------------|
| 1.1.1 青霉素类 |
|---------------------------------------------------------|
| 甲类 |
|---------------------------------------------------------|
| | 1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Amoxicillin |片剂、胶囊剂 | |
|----|----|----------------|------------------|-------|---|
| | 2 |氨苄西林钠(氨苄青霉素) |Ampicillin Sodium |注射剂 | |
|----|----|----------------|------------------|-------|---|
| | 3 |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 |Oxacillin Sodium |注射剂 | |
|----|----|----------------|------------------|-------|---|

| | 4 |氯唑西林钠(邻氯青霉素) |Cloxacillin Sodium |注射剂 | |
|----|----|----------------|------------------|-------|---|
| | 5 |青霉素〔钠盐,钾盐〕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Potassium]|注射剂 | |
|----|----|----------------|------------------|-------|---|
| | | |Phenoxymethylpenicillin | | |
| | 6 |青霉素V钾 | |片剂、颗粒剂 | |
| | | |Potassium | | |
|---------------------------------------------------------|
| 乙类 |
|---------------------------------------------------------|
| | 7 |阿洛西林钠(苯咪唑青霉素) |Azlocillin Sodium |注射剂 | * |
|----|----|----------------|------------------|-------|---|
| | | |Amoxicillin and | | |
| | 8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片剂 | * |
| | | |Clavulanate Potassium | | |
|----|----|----------------|------------------|-------|---|

| | | |Amoxicillin Sodium and | | |
| | 9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 |注射剂 | * |
| | | |Clavulanate Potassium | | |
|----|----|----------------|------------------|-------|---|
| | | |Ticarcillin Sodium and | | |
| | 10 |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 |注射剂 | * |
| | | |Clavulanate Potassium | | |
|----|----|----------------|------------------|-------|---|
| | | |Ampicillin Sodium and | | |
| | 11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 |注射剂 | * |
| | | |Sulbactam Sodium | | |
|----|----|----------------|------------------|-------|---|
| | 12 |苄星青霉素 |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 |注射剂 | |
|----|----|----------------|------------------|-------|---|
| | 13 |氯唑西林钠(邻氯青霉素) |Cloxacillin Sodium |颗粒剂 | |
|----|----|----------------|------------------|-------|---|
| | 14 |美洛西林钠 |Mezlocillin Sodium |注射剂 | * |
|----|----|----------------|------------------|-------|---|
| | 15 |哌拉西林钠 |Piperacillin Sodium |注射剂 | |
|----|----|----------------|------------------|-------|---|
| | 16 |普鲁卡因青霉素 |Procaine Benzylpenicillin |注射剂 | |
|---------------------------------------------------------|
| 1.1.2 头孢菌素及碳青酶烯类 |
|---------------------------------------------------------|

| 甲类 |
|---------------------------------------------------------|
| | | | |片剂、胶囊剂、| |
| | 17 |头孢氨苄 |Cefalexin | | |
| | | | |颗粒剂 | |
|----|----|----------------|------------------|-------|---|
| | 18 |头孢拉定 |Cefradine |片剂、胶囊剂 | |
|----|----|----------------|------------------|-------|---|
| | 19 |头孢噻肟钠 |Cefotaxime Sodium |注射剂 | |
|----|----|----------------|------------------|-------|---|
| | 20 |头孢唑林钠 |Cefazolin Sodium |注射剂 | |
|---------------------------------------------------------|
| 乙类 |
|---------------------------------------------------------|
| | 21 |氨曲南 |Aztreonam |注射剂 | * |
|----|----|----------------|------------------|-------|---|
| | 22 |头孢氨苄 |Cefalexin |缓释片剂 | |
|----|----|----------------|------------------|-------|---|
| | 23 |头孢呋辛 |Cefuroxime |片剂 | * |
|----|----|----------------|------------------|-------|---|
| | 24 |头孢呋辛钠 |Cefuroxime Sodium |注射剂 | * |
|----|----|----------------|------------------|-------|---|
| | | | |片剂、胶囊剂、| |
| | 25 |头孢克洛 |Cefaclor | | * |
| | | | |颗粒剂 | |
|----|----|----------------|------------------|-------|---|
| | 26 |头孢美唑钠 |Cefmetazole Sodium |注射剂 | * |
|----|----|----------------|------------------|-------|---|
| | 27 |头孢哌酮钠 |Cefoperazone Sodium |注射剂 | |
-----------------------------------------------------------

续表
-----------------------------------------------------------
| | | 药品名称 | |限制使|
| 分类 | 编号 |-----------------------------------| 剂型 | |
| |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用范围|
|----|----|----------------|------------------|-------|---|
| | | |Cefoperazone Sodium | | |
| | 28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 |注射剂 | * |
| | | |and Sulbactam Sodium | | |
|----|----|----------------|------------------|-------|---|
| | | | |片剂、胶囊剂、| |
| | 29 |头孢羟氨苄 |Cefadroxil | | * |
| | | | |颗粒剂 | |
|----|----|----------------|------------------|-------|---|
| | 30 |头孢曲松钠(头孢三嗪) |Ceftriaxone Sodium |注射剂 | * |
|----|----|----------------|------------------|-------|---|
| | 31 |头孢他啶 |Ceftazidime |注射剂 | * |
|----|----|----------------|------------------|-------|---|
| | 32 |头孢西丁钠 |Cefoxitin Sodium |注射剂 | * |
|----|----|----------------|------------------|-------|---|
| | 33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Imipenem and Cilastatin Sodium |注射剂 | * |
|---------------------------------------------------------|

| 1.1.3 氨基糖苷类 |
|---------------------------------------------------------|
| 甲类 |
|---------------------------------------------------------|
| | |硫酸阿米卡星 | | | |
| | 34 | |Amikacin Sulfate |注射剂 | |
| | |(丁胺卡那霉素) | | | |
|----|----|----------------|------------------|-------|---|
| | 35 |硫酸庆大霉素 |Gentamicin Sulfate |注射剂 | |
|---------------------------------------------------------|

| 乙类 |
|---------------------------------------------------------|
| | 36 |硫酸奈替米星 |Netilmicin Sulfate |注射剂 | * |
|----|----|----------------|------------------|-------|---|
| | 37 |硫酸庆大霉素 |Gentamycin Sulfate |片剂、胶囊剂 | |
|----|----|----------------|------------------|-------|---|
| | 38 |硫酸依替米星 |Etimicin Sulfate |注射剂 | * |
|----|----|----------------|------------------|-------|---|
| | 39 |妥布霉素 |Tobramycin |注射剂 | * |
|----|----|----------------|------------------|-------|---|
| | 40 |盐酸大观霉素 |Spectinomycin Hydrochloride |注射剂 | * |
|---------------------------------------------------------|
| 1.1.4 酰胺醇类 |
|---------------------------------------------------------|

| 甲类 |
|---------------------------------------------------------|
| | 41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注射剂 | |
|---------------------------------------------------------|
| 1.1.5 四环素类 |
|---------------------------------------------------------|
| 甲类 |
|---------------------------------------------------------|
| | 42 |盐酸四环素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片剂 | |
|----|----|----------------|------------------|-------|---|
| | |盐酸多西环素 | | | |
| | 43 | |Doxycycline Hydrochloride |片剂、胶囊剂 | |
| | |(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 | | | |
|---------------------------------------------------------|

| 乙类 |
|---------------------------------------------------------|
| | 44 |盐酸土霉素 |Oxy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片剂 | |
|----|----|----------------|------------------|-------|---|
| | | | |片剂、胶囊剂、| |
| | 45 |盐酸米诺环素 |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 | | * |
| | | | |颗粒剂 | |
|---------------------------------------------------------|
| 1.1.6 大环内酯类 |
|---------------------------------------------------------|
| 甲类 |
|---------------------------------------------------------|
| | 46 |红霉素 |Erythromycin |片剂、胶囊剂 | |
|----|----|----------------|------------------|-------|---|
| | 47 |红霉素 |Erythromycin |注射剂 | |
|---------------------------------------------------------|

| 乙类 |
|---------------------------------------------------------|
| | | | |颗粒剂、片剂、| |
| | 48 |琥乙红霉素 |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 | | |
| | | | |胶囊剂 | |
|----|----|----------------|------------------|-------|---|
| | | | |胶囊剂、片剂、| |
| | 49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 | | * |
| | | | |颗粒剂 | |
|----|----|----------------|------------------|-------|---|
| | 50 |罗红霉素 |Roxithromycin |片剂、胶囊剂 | |
|----|----|----------------|------------------|-------|---|
| | 51 |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 |片剂 | * |
|----|----|----------------|------------------|-------|---|
| | 52 |吉他霉素 |Kitasamycin |注射剂 | |
|---------------------------------------------------------|
| 1.1.7 其他 |
|---------------------------------------------------------|
| 甲类 |
|---------------------------------------------------------|
| | 53 |盐酸林可霉素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注射剂 | |
-----------------------------------------------------------

续表
---------------------------------------------------------
| | | 药 品 名 称 | |限制使|
| 分类 | 编号 |----------------------------------| 剂型 | |
| | | 中 文 名 称 | 英 文 名 称 | |用范围|
|-------------------------------------------------------|
| 乙类 |
|-------------------------------------------------------|
| | 54 |盐酸克林霉素(氯洁霉素) |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胶囊剂 | |
|----|----|--------------|-------------------|------|---|
| | 55 |盐酸克林霉素(氯洁霉素) |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注射剂 | |
|----|----|--------------|-------------------|------|---|
| | 56 |磷霉素钠 |Fosfomycin Sodium |注射剂 | |
|----|----|--------------|-------------------|------|---|
| | 57 |硫酸多黏菌素 |Polymyxin Sulfate |片剂 | |
|----|----|--------------|-------------------|------|---|
| | 58 |硫酸多黏菌素 |Polymyxin Sulfate |注射剂 | |
|----|----|--------------|-------------------|------|---|
| | 59 |盐酸林可霉素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片剂、胶囊剂| |
|----|----|--------------|-------------------|------|---|
| | 60 |盐酸林可霉素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栓剂 | |
|----|----|--------------|-------------------|------|---|
| | 61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Nor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注射剂 | * |
|----|----|--------------|-------------------|------|---|
| | 62 |盐酸万古霉素 |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注射剂 | * |
|-------------------------------------------------------|

| 1.2 合成抗菌药 |
|-------------------------------------------------------|
| 1.2.1 磺胺类药 |
|-------------------------------------------------------|
| 甲类 |
|-------------------------------------------------------|
| | 63 |复方磺胺甲■唑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片剂、胶囊剂| |
|----|----|--------------|-------------------|------|---|
| | 64 |磺胺嘧啶 |Sulfadiazine |片剂、胶囊剂| |
|----|----|--------------|-------------------|------|---|
| | 65 |磺胺嘧啶 |Sulfadiazine |注射剂 | |
|-------------------------------------------------------|

| 乙类 |
|-------------------------------------------------------|
| | 66 |复方磺胺甲■唑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注射剂 | |
|----|----|--------------|-------------------|------|---|
| | 67 |磺胺嘧啶锌 |Sulfadiazine Zinc |粉剂、软膏剂| |
|----|----|--------------|-------------------|------|---|
| | 68 |磺胺嘧啶银 |Sulfadiazine Silver |粉剂、软膏剂| |
|----|----|--------------|-------------------|------|---|
| | 69 |甲氧苄啶(甲氧苄氨嘧啶) |Trimethoprim |片剂 | |
|----|----|--------------|-------------------|------|---|
| | 70 |甲氧苄啶(甲氧苄氨嘧啶) |Trimethoprim |注射剂 | |
|----|----|--------------|-------------------|------|---|
| | | |Sulfamethoxazole, Sulfadiazine and | | |
| | 71 |联磺甲氧苄啶 | |片剂 | |
| | | |Trimethoprim | | |
|-------------------------------------------------------|
| 1.2.2 喹诺酮类 |
|-------------------------------------------------------|

| 甲类 |
|-------------------------------------------------------|
| | | |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 | |
| | 72 |环丙沙星〔盐酸盐,乳酸盐〕 | |注射剂 | |
| | | |Lactate] | | |
|----|----|--------------|-------------------|------|---|
| | 73 |诺氟沙星(氟哌酸) |Norfloxacin |片剂、胶囊剂| |
|----|----|--------------|-------------------|------|---|
| | 74 |氧氟沙星(氟嗪酸) |Ofloxacin |注射剂 | |
|-------------------------------------------------------|

| 乙类 |
|-------------------------------------------------------|
| | 75 |吡哌酸 |Pipemidic Acid |片剂、胶囊剂| |
|----|----|--------------|-------------------|------|---|
| | 76 |盐酸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片剂、胶囊剂| |
|----|----|--------------|-------------------|------|---|
| | 77 |甲磺酸培氟沙星 |Pefloxacin Mesilate |注射剂 | |
|----|----|--------------|-------------------|------|---|
| | 78 |盐酸洛美沙星 |Lomefloxacin Hydrochloride |片剂、胶囊剂| |
|----|----|--------------|-------------------|------|---|
| | 79 |盐酸洛美沙星 |Lomefloxacin Hydrochloride |注射剂 | |
|----|----|--------------|-------------------|------|---|
| | 80 |氧氟沙星(氟嗪酸) |Ofloxacin |片剂、胶囊剂| |
|----|----|--------------|-------------------|------|---|
| | 81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 |片剂 | * |
|----|----|--------------|-------------------|------|---|
| | 82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 |注射剂 | * |
|-------------------------------------------------------|
| 1.2.3 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药) |
|-------------------------------------------------------|
| 甲类 |
|-------------------------------------------------------|
| | 83 |甲硝唑 |Metronidazole |片剂、胶囊剂| |
|----|----|--------------|-------------------|------|---|
| | 84 |甲硝唑 |Metronidazole |注射剂 | |
---------------------------------------------------------

续表
---------------------------------------------------------
| | | 药 品 名 称 | |限制使|
| 分类 | 编号 |----------------------------------| 剂型 | |
| | | 中 文 名 称 | 英 文 名 称 | |用范围|
|-------------------------------------------------------|
| 1.2.4 硝基呋喃类 |
|-------------------------------------------------------|
| 甲类 |
|-------------------------------------------------------|
| | 85 |呋喃妥因(呋喃坦啶) |Nitrofurantoin |片剂、胶囊剂| |
|----|----|--------------|-------------------|------|---|
| | 86 |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Nifurazolidone |片剂 | |
|-------------------------------------------------------|
| 1.3 其他 |
|-------------------------------------------------------|
| 甲类 |
|-------------------------------------------------------|
| | 87 |乌洛托品 |Methenamine |片剂 | |
|----|----|--------------|-------------------|------|---|
| | 88 |盐酸小檗碱(黄连素)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片剂 | |
|-------------------------------------------------------|

| 1.4 抗分枝杆菌类药 |
|-------------------------------------------------------|
| 1.4.1 抗结核病药 |
|-------------------------------------------------------|
| 甲类 |
|-------------------------------------------------------|
| | 89 |对氨基水杨酸钠 |Sodium Aminosalicylate |片剂 | |
|----|----|--------------|-------------------|------|---|
| | 90 |利福平 |Rifampicin |胶囊剂 | |
|----|----|--------------|-------------------|------|---|
| | 91 |硫酸链霉素 |Streptomycin Sulfate |注射剂 | |
|----|----|--------------|-------------------|------|---|
| | 92 |盐酸乙胺丁醇 |Ethambutol Hydrochloride |片剂、胶囊剂| |
|----|----|--------------|-------------------|------|---|
| | 93 |异烟肼(雷米封) |Isoniazid |片剂 | |
|----|----|--------------|-------------------|------|---|
| | 94 |异烟肼(雷米封) |Isoniazid |注射剂 | |
|-------------------------------------------------------|

| 乙类 |
|-------------------------------------------------------|
| | 95 |吡嗪酰胺 |Pyrazinamide |片剂、胶囊剂| |
|----|----|--------------|-------------------|------|---|
| | 96 |丙硫异烟胺 |Protionamide |片剂 | |
|----|----|--------------|-------------------|------|---|
| | 97 |对氨基水杨酸钠 |Sodium Aminosalicylate |注射剂 | |
|----|----|--------------|-------------------|------|---|
| | 98 |利福喷汀 |Rifapentine |片剂、胶囊剂| |
|----|----|--------------|-------------------|------|---|
| | 99 |异烟肼/利福平 |Isoniazid and Rifampicin |片剂 | * |
|----|----|--------------|-------------------|------|---|
| | | |Isoniazid and Rifampicin and | | |
| |100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 |片剂 | * |
| | | |Pyrazinamide | | |
|-------------------------------------------------------|

| 1.4.2 抗麻风病药 |
|-------------------------------------------------------|
| 甲类 |
|-------------------------------------------------------|
| |101 |氨苯砜 |Dapsone |片剂 | |
|----|----|--------------|-------------------|------|---|
| |102 |醋氨苯砜 |Acedapsone |注射剂 | |
|-------------------------------------------------------|
| 乙类 |
|-------------------------------------------------------|
| |103 |氯法齐明 |Clofazimine |胶囊剂 | |
|----|----|--------------|-------------------|------|---|
| |104 |沙利度胺 |Thalidomide |片剂 | |
|-------------------------------------------------------|
| 1.5 抗真菌药 |
|-------------------------------------------------------|
| 甲类 |
|-------------------------------------------------------|
| |105 |制霉素 |Nysfungin |片剂 | |
|-------------------------------------------------------|
| 乙类 |
|-------------------------------------------------------|
| |106 |氟胞嘧啶 |Flucytosine |片剂、胶囊剂| |
|----|----|--------------|-------------------|------|---|
| |107 |氟胞嘧啶 |Flucytosine |注射剂 | |
|----|----|--------------|-------------------|------|---|
| |108 |氟康唑 |Fluconazol |片剂、胶囊剂| * |
|----|----|--------------|-------------------|------|---|
| |109 |氟康唑 |Fluconazol |注射剂 | * |
---------------------------------------------------------

续表
-------------------------------------------------------
| | | 药品名称 | |限制使|
| 分类 | 编号 |---------------------------| 剂型 | |
| |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用范围|
|----|----|-----------|---------------|-----------|---|
| |110 |克霉唑 |Clotrimazole |片剂、胶囊剂 | * |
|----|----|-----------|---------------|-----------|---|
| |111 |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B |注射剂 | * |
|----|----|-----------|---------------|-----------|---|
| |112 |硝酸咪康唑 |Miconazole Dinitrate |片剂、胶囊剂 | |
|----|----|-----------|---------------|-----------|---|
| |113 |硝酸咪康唑 |Miconazole Dinitrate |注射剂 | |
|----|----|-----------|---------------|-----------|---|
| |114 |酮康唑 |Ketoconazole |片剂、胶囊剂 | |
|----|----|-----------|---------------|-----------|---|
| |115 |伊曲康唑 |Itraconazole |片剂、胶囊剂 | * |
|-----------------------------------------------------|

| 1.6 抗病毒药 |
|-----------------------------------------------------|
| 甲类 |
|-----------------------------------------------------|
| |116 |阿昔洛韦 |Aciclovir |片剂、胶囊剂 | |
|----|----|-----------|---------------|-----------|---|
| |117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Ribavirin |片剂、胶囊剂 | |
|-----------------------------------------------------|
| 乙类 |
|-----------------------------------------------------|
| |118 |阿糖腺苷 |Vidarabine |注射剂 | |
|----|----|-----------|---------------|-----------|---|
| |119 |阿昔洛韦 |Aciclovir |注射剂 | |
|----|----|-----------|---------------|-----------|---|
| |120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Ribavirin |注射剂 | |
|-----------------------------------------------------|

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观与经济法的价值体系——兼论经济法与社会法之辨析

安?F

[摘要] 本文明确了经济法社会本位理念的涵义,提出了经济法的“社会公利”与社会法的“社会公益”之间的差别,在经济法的价值体系论述中则提出了反映其本质属性的三个层级与一个核心的立体构造,并分别加以阐释,从而进一步与社会法相区别。

[关键词] 社会本位、社会公利、社会公益、价值体系、可持续发展、经济秩序、分配正义、和谐
一、对“社会本位观”的再诠释
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本位理念观,不同的本位理念观反映着不同的法律部门的本质属性。譬如,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行政法以国家权力为本位,而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对这一系列的理念观的认识已经在学界获得了基本共识。从法律调整经济的发展历程看,既存在着资本主义国家的“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理念观的转变,也存在着社会主义国家(以中国为代表)的“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理念观的转换,淡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因素,此种转换体现着“殊途同归”的趋向。这里的“社会本位”是与“国家本位”和“个人本位”相对应的现代化的法律本位理念观,而经济法也正是因为具备了“社会本位”理念观,而成为了与传统法律部门迥异的现代之法。
不同理念本位的法对主体的行为模式有着不同要求:国家本位下所强调的主体行为模式重心是“义务”,个人本位下所强调的主体行为模式重心是“权利”,而社会本位下所强调的主体行为模式重心是权利(力)基础上的“责任”,可以简称为“权责”。所谓的“权责本位”,就是指现代法治社会条件下已经不再允许“极端个人主义的自由放任”和“极端国家主义的全面管制”,在充分承认个人、社会组织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同时,也必须对之实施必要的约束与规制,任何滥用权利(力)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禁止甚至惩罚。个人、社会组织和国家在行使权利(力)的时候,必须同时意识到如果滥用该权利(力)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社会本位”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个人本位”和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时期的“国家本位”最重要的区别标志。我们可以把法律强调法律主体行为模式重心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归结为:从义务本位或权利本位到权责本位。
在现代社会,我们称民法是“权利法”,是私法领域的代表法,行政法是“控权法”,是公法领域的代表法,而经济法是“权责法”,是第三法域(社会本位法)的代表法。也正是基于对此的大致认同,我国经济法学者经过与其他部门法学者长期的“论战”,为经济法赢得了作为独立部门法的应有地位。
然而这种社会本位理念的提出仅仅是将经济法从传统非“私法”即“公法”的僵化思维中解放出来,为经济法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就第三法域内部而言,还存在着“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区分,而以往正是我们对此问题研究的不够深入,才导致了一些经济法学者在某些具体法律规则的归属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引致了一些社会法学者的“异议”。 [注2]
同样以“社会为本位”,同属第三法域,同是新兴部门法,甚至就我国而言,社会法的兴起比经济法还要晚 [注3],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厘定经济法与社会法的界限?进一步明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为经济法彻底的、科学的独立与完整扫清最后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将“社会本位理念”的涵义更加明确化和将经济法的特有价值定位更加清晰化。
我们认为虽然经济法与社会法都主张以社会为本位,但各自侧重点并不相同,社会法的社会本位观强调的是“社会公益”,经济法的社会本位观强调的是“社会公利”,“社会公利”与“社会公益”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对“公利”和“公益”的区分则基本明确了两种部门法的差别与调整范围。经济法所强调的“公利”带有明确而突出的经济性,社会发展之本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主要就表现为经济发展。没有社会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经济法所追寻的恰恰就是社会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本位理念。经济法无论在调整对象、运行机制、法益目标和评价效果[注4]都突出表现为是遵循经济规律对社会公共经济利益的促进,因此简称为经济法的“社会公利”性。而社会法则更多关注的是带有公共目标性和人文关怀性的“社会公益”问题,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保护问题)、社会的安全与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问题)、社会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与发展(卫生文教问题)、社会传统的公序良俗(妇女儿童老幼病残的特殊保护问题),这些问题明显侧重的是“公益”,而不带有直接的经济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公利”与“社会公益”在不少情况下并非截然分开,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而且在一些特定的社会领域中总会存在着既有“公益”又有“公利”而难以硬性区分的情况。对于此种情况,我们认为可以根据公利与公益所占的比重大小由主体自行选择部门法来解决问题,或由两种部门法协调解决,而没有必要采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一定要将之划归到哪个部门法调整。现实中在法律的范畴里亦有很多先例,比如民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就常常竞合,而可由当事人自行选择。法律留给主体更多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法律成熟、完善的重要表现,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法律调控领域的延伸。
综上所述,正确理解经济法与社会法社会本位理念定位的不同,是明确划分经济法与社会法各自调整范围的逻辑起点,经济法的“社会公利性”与社会法的“社会公益性”是有着明显差别的,但它们一起完整地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本位理念。

二、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从哲学的角度讲,价值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实体性要素:一方面揭示了主体认识、利用、改造客体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另一方面反映了客体可以满足主体的何种需要,即有用性。
从法哲学上讲,法的价值具有层级性,这是由主体需要的层次性和法律规范本身的层次性决定的,几个不同的层级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而每个价值层级本身也是一个系统,是整个价值体系的子系统。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部门法价值体系应该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次:法的本质价值层、法的形式价值层和法的评价价值层。
再就经济法学的价值系统而言,经济法的本质价值层集中体现了经济法所要实现的根本目的,反映了经济法创制与实施的宗旨。经济法的形式价值层,又称为经济法的表现与保障价值层,是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所必需具备的品质,此种优良品质间接反映经济法的社会理想和目的并保障其实现,是经济法本质价值层获得实现不可或缺的外在形式。经济法的评价价值层是经济法在经济伦理层面所持的态度,其实质是利益的分配观,是评判经济主体行为和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的是非曲直的标准。
就三种价值层次而言,它们存在一种从客体到主体(客观到主观)的过渡关系。经济法的本质价值层是经济法本质属性得以实现的客观内容层,经济法的形式价值层是体现经济法属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层,经济法的评价价值层则是经济法价值体系得以确立的主观判断层。经济法的本质价值层来源于社会对经济法的客观需求,经济法的形式价值层来源于经济法律制度自身要实现其本质和目的的功能需要,经济法的评价价值层则来源于人的理性对经济法本质价值层与形式价值层的价值取向的引导需要。
同时,经济法的这三种价值层次共同围绕着一个中心轴——经济法的核心价值——和谐。没有经济法关于和谐的核心价值的确立,经济法价值体系的独特性就无从显现,人们对经济法价值和功能的认识也会因此而走向歧路。
1、经济法的本质价值层
经济法的本质价值是满足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市场的调节,还是国家的干预,作为经济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其目的就是要保持社会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经济法正是基于对两种资源配置手段都会失灵,都无法保证社会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使之成为政府干预之法和干预政府之法。所以经济法从诞生那天起就担负起要实现社会总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这也正是经济法的本质价值之所在。
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少有以下四层涵义:第一,这种发展是一种社会整体的发展,不是社会中某一阶层或集团的单一发展,也不是某一地域或地区的失衡发展,更不是某一行业或部门的畸形发展;第二,这种发展强调的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注5]只有充分考虑了其他劳动、就业等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的集约型、环保型、效益型的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才是经济发展;第三,这种发展是一种不仅以人类社会横向的当代利益和谐为出发点,更以人类社会纵向的代际利益和谐为出发点的发展。第四,这种发展不以盲目的快速为指标,而强调连续与稳定下的有计划的、有调控的快速发展。因此,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的辩证的逻辑统一。
最后,我们认为社会法所要实现的发展重心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包含科技、卫生文教、社会保障等方面因素的综合的社会生活发展,与经济法所要实现的和谐的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明显不同,这是两者在法的本质价值层存在的主要差别。
2、经济法的形式价值层
经济法的形式价值是经济法治环境下日益突出的经济安全和平衡和谐的经济秩序。我们认为,经济秩序是经济法治统驭下的自由与自由意志基础上的规范经济形态,表现为一系列社会经济要素有层次有结构有先后的合理的系统排列,也表现为经济主体有理性、有规律、可预测的符合法治标准的经济行为,而经济安全则是经济秩序的基础要素和外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法就是通过规范经济法主体及其行为,而建立起一定的经济秩序,以保障经济发展安全的规则体系。
经济法治统驭下的经济秩序就是在现代社会,人类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同经济主体间的一种平衡和谐有序的经济关系。这种平衡和谐的经济关系,一方面为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尽可能地实现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平衡和谐的经济秩序反映了经济法治条件下不同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一种相互“妥协”,为了满足每种经济主体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在整体上达成一致,即可以放弃现有的经济利益而换取未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的舍弃与获得,上升到整个社会,就是社会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法治统驭下平衡和谐的经济秩序具体表现为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市场环境,在这个有着国家适度干预协调的市场机制下,可以有效地防止垄断行为、倾销行为和其它不正当经济行为,可以有效地抵御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风险和其它不确定因素的损害。正是在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下,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都可以依法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和满足:就国家主体而言,当它作为社会经济的干预协调主体时它需要依照宏观调控法来行使相应角色的行为,当它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来生产、交换、消费的时候它需要依照市场规制法来行使相应角色的行为;就市场主体和第三主体而言也都是按照经济法治的规范来进行市场行为或公益性经济行为。而所有的生产、生活资料也将在这样一种机制下得到了顺畅有序和安全自然的流转。这就是平衡和谐的经济秩序应有之内涵。
最后,我们认为社会法所要实现的秩序是安定祥和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这与经济法所要实现的平衡、和谐、安全的经济秩序存在明显不同,这是两者在法的表现价值层存在的主要差别。
3、经济法的评价价值层
经济法的评价价值是经济法所努力要实现的经济伦理的要求:实现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经济正义。经济法的评价价值涉及到了经济利益的表达、平衡与重整,其实质是利益的分配观,即要实现社会经济生活中分配的正义。众所周知,经济生活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相应地,经济正义也包括生产正义、交换正义、分配正义和消费正义。而我们认为分配正义是四个正义环节中的核心环节,也最能从根本上体现经济法的应有价值。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既定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以保证社会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基点,也就使分配正义成为了经济正义的核心环节。这里我们还有必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是使分配成为核心的前提。分配正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保证主体公平分配负担和公平享有机会,[注6]是同稳定发展与安全秩序密切联系的,也就是说经济法的评价价值层是经济法本质价值层与形式价值层的价值取向上的主观理念的判断标准。
实现分配的正义所要处理好的中心矛盾就是经济效益与经济公平的关系。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益的通说是:“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我们认为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这八个字意义重大,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实际需要,也符合中国当时“要共富必先富”的发展策略。但是“时移则事易”,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现在我国所要解决的则是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问题。因为只有少数人的先富,没有大多数人的共富,就不可能有中国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否有效防止和顺利解决“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前途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也正是基于此才有了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和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有鉴于此,现在如果还仅仅把“公平”问题放在兼顾的位置上,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而目前社会上强调“公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比如要求“教育公平”、“就业公平”等等,这些公平的实质或者基础就是经济公平。我们认为“效益是本质,公平是保障”。这里我们强调的经济公平已经不再仅仅是道义伦理理念层次的公平,而是要实现社会效益的根本保障与实践。所以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我们应赋予公平与效益同等的地位。就总体而言,实现经济公平的实质就是在实现经济效益。总之,分配正义的实现是以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实现为经济法的价值评价标准,也就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经济法的实质就是分配法。
此外,我们强调的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经济正义也正是我国社会所亟待建立的个人信用制度、企业诚信制度和政府经济行为透明化的法律价值理论基石,是最终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在新的法治环境和经济体制下统一的出发点。
最后,我们认为社会法所要实现的正义是一种社会正义,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公德与伦理倾向,这与经济法所要实现的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经济正义存在明显不同,这是两者在法的表现价值层存在的主要差别。
4、经济法价值体系的中轴——核心价值
不论经济法是要达到社会经济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是表现为平衡和谐的经济秩序,实现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经济正义,都围绕着一个统一的核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就是持续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经济法意义的经济秩序并非扼杀经济自由的经济统制,而是自由与秩序的和谐共存,既构建了一种经济秩序,防止经济混乱和无序的出现,又要回应经济主体的变革要求,抑制市场经济毁灭自由的倾向,为市场经济主体自由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所谓分配正义,也就是要实现不同经济主体利益之间的和谐分配,实现经济获益与经济负担之间的和谐分配,最终实现效益与公平的和谐。
我们不赞同历史上某些国家的做法或者时下流行的一些观点,把经济法的本质界定为“国家协调/干预/调节/管理”,而把经济法的价值核心确定为“经济秩序”。 现代经济法理论的开端是始于对国家主体“协调/干预/调节/管理”经济过程的深入研究,但国家“协调/干预/调节/管理”并不能体现经济法的全部本质,只有经济法学理论应然的预判与实然的实践相结合,将原始的研究切入点融合到完整的经济法现象中,经济法的本质才得以凸现。而随着经济法的成熟与进步,国家协调/干预/调节/管理的意志性已经日益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相互协调的风格,即政府经济行为应当具有理性,这种理性是与正确认识和遵循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相联系的。[注7]
所以,经济法的基本理念既不是抽象的理想社会目标,也不是单纯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而是站在社会本位的高度追求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协调;经济法的核心价值不是自由、秩序、效益、公平等的排序游戏和抽象比较,而是稳定与发展、自由与秩序、效益与公平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也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出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不同层次,正确理解经济法的功能与作用,使其与其它法律部门科学地区分开来。
注释
[1] 作者简介:安?F(1976-),工作于北京新东方学校。 周运(1976-),工作于重庆市建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 参看董保华:《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P110-132。
[3] 参看郑尚元:《社会法的定位和未来》,载《中国经济法学精萃(2004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P117-134。
[4] 参看李昌麒、单飞跃、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考辨——兼与董保华先生商榷》,载《中国经济法学精萃(2004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P105-107。
[5] 这与曾经一度影响过我国政府经济决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的单纯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容混淆的概念。参看何新:《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第二章,时事出版社2001年。
[6] 参看(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P12“我们可以对平等和公平采用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对负担进行公平分配的程度。……第二个标准是人们拥有平等机会的范围。”